2008年10月15日 星期三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第一章:文化與生產方式 導讀

詹明信‧著 唐小兵‧譯

●上層建築‧基礎‧馬克斯馬克斯:物質生活的生產方式制約著整個社會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 過程。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
★下層建築生產力、經濟基礎
★上層建築文化、宗教、政治
馬克斯理論:勞動剩餘價值-->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把人類關係轉化為物質(物化or異化?)

生產方式的敘述:
來源 1.羅馬-->日耳曼民族
2.英國-->印度殖民地
傅柯:知識就是權力的表現,認識他人就是強加權力於他人控制他人(對於樣本的研究邏輯)為研究某一種文化,我們必須具有一種超越這種文化本身的觀點。

亞細亞的生產方式:封建式的生產方式,農民被束縛在自己的土地上-->封建主控制著農民-->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

共時性‧歷時性:
1.將生產方式看成一種歷史的系列ex. 上述 (歷時性)
2.將生產方式作為包含不同層次的共時系統來考察(共時性)
(因此就有下層建築和上層建築的區別)

●結構‧亞細亞方式‧傅柯結構:有某種儀式,通過這可以理解不同因素之間相互起作用的各種關係,把事務之間的關係觀念化。國 家、自然界、人的身體、書文詩畫,都存在著種種相互制約的不同因素。因工業革命出現,人類生產力與結構(機器)的關係改變關於結構的疑問。

亞細亞生產方式:將生產方式看作是共時系統-->什麼是作品文本?(context)

★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工具) -->剩餘-->私有財產-->關係確立(身分、社會的區別)-->資源分配問題
★工具-->農業-->農業村莊-->農業村莊分工合作(水渠、大壩建造)-->機構-->亞細亞的生產方式
「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概念即是以他性來解釋文化差別

他者:亞細亞生產方式的概念,是將歷史上的某種東西轉化為「他性」。
Ex.英國在殖民印度時只有在他認為所統治的印度人和自己不同時,才能理解自己的地位,進而控制他 人。(他者-->差異產生意義,所有的文本都需要他者)

任何的研究都是包含了權力的過程

●摩根‧德勒茲‧精神分裂

馬克思:(生產方式)
原始社會-->亞細亞生產方式-->封建主義-->資本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

摩根:(《古代社會》)
蒙昧時代(烏托邦)-->野蠻時代(權力) -->文明時代(權力+經濟)

德勒茲:(後結構主義)
符碼化-->超符碼化-->解符碼化(再符碼化)

符碼化
原始的生存知識,但沒有抽象的觀念。(蒙昧時代)
☆聚落-->狩獵-->農耕-->剩餘價值-->階級-->圖騰

超符碼化
神話及傳說,「人體式的大地」符碼化的表現,將符碼整理系統,成為經文,出現牧師教士的身份成為神聖的中心,壟斷經文的解釋,形成一種權力,這時期的語言富有寓言性。(野蠻時代)
☆複雜文字-->神話式的故事(經文)ex.梵文

解符碼化
科學使宗教及一切神聖東西解符碼化(宗教批判),解神聖性-->而科學是工具;非中心式的空間,而是呈現幾何形式,柵格化的空間(理性),藝術創造新的神秘感成為一種宗教,是一種再符碼化,是個人而不再是集體完成的事情。(文明時代)
☆解構經文,消滅神秘力量-->白話 ex.馬丁路德

所有的生產方式都在一個社會結構中留下其痕跡,都有其積澱。

☆圗爾幹:藝術是宗教得置換
☆席米爾:藝術創造是一種Vision of the world

★某個部落再某種歷史環境裏產生了一定的宗教信仰;環境改變了,但宗教信仰的改變卻很慢,而且宗教已經影響到人們在空間中生活的格式,影響到人們的語言。這星信仰在人們的生活中形成了「文化差異」,宗教傳統的積澱,在各個社會文化中存在。

《後現代主義與文化理論》 引論:文化與文化分期 導讀

詹明信‧著 唐小兵‧譯

●結構主義
出現:五、六零年代。
生成:李維史陀的人類學+拉岡的結構心理分析學+阿圖塞的文學理論=結構主義。
特色:注重 解讀舊有的世界,把各層次的世界作為符號系統來讀。造成許多新的名詞出現,用以解決新問題的新辦法。

●何為文化
1.個性的形成、個人的培養-->精神心理方面,人格養成的因素
2.文明化人類所進行的一切活動-->日常的舉止及生活習慣,社會形成
3.日常生活中的吟詩、作畫、看戲、電影等活動-->一種裝飾看戲看電影等文化,和金錢、工業、貿易等緊密相連,我們正面臨新的文化文本。

※文化與文明有何不同:野蠻演變為馴服的過程就是文化的邏輯。

●現代主義
出現:1880─1930。
進程:文學運動中的象徵主義運動開啟現代主義的先河機器的出現,產生-->未來主義-->波特萊爾《惡之華》和福樓拜的小說開始德國納粹主義上台後 結束。

現代化主義相連的兩個面向:
1.純文化 ex.艾略特(T.S.Eliot)、喬艾斯(James Joyce)、普魯斯特(Marcel Proust)的作品。
2.現代化 工業的現代化和生活的現代化在不同的階段,文化的作用、涵義及地位是不一樣的,是在轉變的,因此文化中有著「分期」,有歷史階段。

●文化分期
1.國家資本主義階段形成國家市場-->藝術準則為現實主義ex.巴爾札克
2.帝國主義階段,不列顛帝國、德意志帝國-->藝術準則為現代主義
3.晚期資本主義、多國化資本主義文化工業的出現,藝術準則為後現代主 義第三世界的南美洲便是三種不同時代並存或交叉的地方,文化具有不同發展的層次。

閱讀:流浪在前衛的國度--姚瑞中 p.30

《貧窮藝術 Art Povera》推手Geramano celant

「貧窮藝術」特別強調藝術語言和環境空間的相對關係,藝術家大量運用材質本身的物理特性,進行煉金術般的物質提煉與精神上的對話,只在提升平凡、瑣碎的事物,使其成為一種藝術狀態。
因此,「貧窮藝術」通常使非人工化材質和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做為一種回歸的途徑,並透過原始材質所隱含的意涵,重新審視西方工業文明與消費機制,反省逐漸消失的人文素養及精神的疏離。
「貧窮藝術」自外於進化論的線性史觀,使藝術不再是一種命題式的演化史,而傾向螺旋式時間觀,搭配地理空間上的遊牧性,以追尋一個無線展開的藝術空間。

●如何將藝術內化於精神層面,進而成為當下生存的反芻映照,並自繪畫系統自律性法則跳脫出來,似乎才是潛伏的搶灘之途。(p.45)

2008年10月14日 星期二

閱讀:社區博物館運動--全球化的觀點 陳佳利

摘要

第一座社區博物館─安納考斯提雅社區博物館(Ancostia Neighborhood Museum)成立自1967年,不同於傳統博館,這股思潮影響九零年代的台灣博物館運動,本文就其脈絡發展進行回顧,以白米木屐館為案例分析,試圖指出面對全球化大型博館競爭及後博館學的興起之下,社區博館的瓶頸與發展。

論點
1.社區博物館理論是伴隨著其實踐而推展開來的。
2.社區博物館的理念質疑傳統博物館的定位。

起源:安納考斯提雅社區博物館

Hudson所寫「最有影響力的博物館」(1987),提出當代社會的五個問題:
1.自然環境的惡化
2.資源分配不均
3.殖民國家的困境
4.專業分工精細
5.知識之間的鴻溝

★第一座社區博物館─安納考斯提雅社區博物館(Ancostia Neighborhood Museum)成立自1967年。由美國史密森機構規劃,黑人為主的社區。館長金納德主張,博館應以新的理念與思考來挑戰社會問題,以社區議題為主要訴求。民眾不只為服務對象而已,也是博館的規劃者與決策者。

社區與博物館:若即若離之緊張關係
博物館的省思:
‧20世紀初:博物館以學術自居與民眾漸行漸遠
‧20世紀中:博物館界開始反省與社區的關係。
‧20世紀末:博物館的反省的實踐 ex:史密森機構。

英國地方博物館省思:
‧反省博物館的典藏與展示策略。
‧用口述歷史的技術與觀眾做連結。

社區博物館之發展與演變
定義:
廣義來說,社區博物館可以是一間有關社區的博物館,他也可以是利用社區資源發展的博物館。

描述社區居民如何面對當地人文地理環境改變,而引發居民自發性的運動,並以形成小型的社區博物館,來因應社會問題。

台灣的社區博物館運動
催生:文建會社區總體營造+民間文 史工作室+學界古蹟保存運動=社區博物館
實踐:保存傳統建物技藝,以及解決工業經濟快速發展位社區所帶來的問題+社區居民意識形成,積極主動的態度=落 實社區博物館

★因各地文化環境不同,社區博物館的作用和角色實踐也有所差異。
★西方博物館理念是一種思維模式而非準則。

白米木屐館個案研究
白米木屐館的成立並非以建立博物館為中心主軸,而是圍繞著社區議題與需求而慢慢浮現形成。期營運模式是由社區發展協會推動,且以社區事務及地方繁榮為主要目的。任何決策過程和結果都是經由社區居民參與討論形成。為加強社區居民的向心力及認同感,木屐館以合作社的方式營運。

從現代到後博物館
Hooper-Greenhill指出博物館並非揚棄現代博物館的概念,而是以現代博物館的許多特色為基礎,加以轉化以符合時代得需求。從前與現在已建築來想像現代博物館,而未來的博物館則是以過程或經驗來被想像的。

未來的趨勢及挑戰全球化
休閒娛樂的競爭史的社區博物館面臨經營跟行銷的挑戰。白米將面臨的問題:社區居民的熱情退卻。傳統工藝傳承問題。組織化經營所帶來的傳統博物館化傾向。大型博物館及其他休閒事業的競爭。

2008年10月13日 星期一

閱讀:《社區空間營造中「美感歷程」的經營》---曾旭正 淡江大學‧建築系

壹、本文摘要

社區營造中,社區生活空間的改造並不只是實質空間的規劃設計問題,更將碰觸到複雜且動態的社會過程。本文提出「美感歷程」的概念,用以指認社區空間營造過程中,住民因著實際參與而經歷的有關空間形式想像、涉及美學經驗的動態歷程。在理論上,以海德格的「存有論藝術觀」為起點,藉由「言說」、「形諸作品」(setting-into-works)等概念來詮釋主體的個別與集體經驗;進而接合上近年來空間專業上有關「民眾參與」的討論,釐清民眾與專業在空間形式生產上的關係,並重新詮釋「參與」的意義。

貳、內文
一、當前社區空間改造的基本問題
社區營造的目標:
1.社區空間品質改善 社區空間並非社區活動的背景
2.類型創新 而是生活藉以展開的舞台

當前的困境:
1.公共空間類型與數量不符社區需求
2.已存在的公共空間設計缺乏人性化
3.社區空間缺乏管理而充滿衝突
4.社區空間的獨特風貌被破壞

解決方法:
1.以現有不良的公共空間進行改良修補
2.創造新的公共空間類型

克服問題:
1.問題意識的動員
2.集體行動的動員
3.空間想像的動員居民及專業者一起進行總體想像《空間計畫書》
4.參與營造的動員讓居民參與其中,重建居民與土地的新關係
5.最後自治經理階段便是自然而輕易

二、社區美學的問題脈絡
1.空間美質的問題:空間美質如何被生產>生產者是誰?
2.美感經驗的問題:居民如何經驗空間的美質>集體美感經驗如何產生?
1.+ 2.=美質空間與美感經驗的交互作用

三、社區空間的美質問題
1.空間功能:符合社區真實需求,甚至鼓舞需求創新
2.空間配置:與基地所在的歷史脈絡結合
社區的「好」比設計師認同的美觀重要,美觀的價值包涵在「好」的價值當中,呈現社區集體的美感經驗。

四、社區美感經驗的擴充與深化
美感經驗的意義:藝術的重要價值在於不斷地與現實對話,質疑當代的問題。而這種對話經驗以及伴隨而來的表達,正是最深刻的「美感經驗」之源頭。

五、美感歷程的經營
社會關係及想像力的動員-->個體經驗的改造-->集體經驗的辨證
社區空間的營造過程強調的是過程而非最終的產品,但也不犧牲產品本身。
★「形諸空間」(setting-into-space)空間營造所提供的歷程讓人們不斷地有機會將他們對現存世界的「理解」,透過新的空間想像和建造而表露出來。

參、思考
台灣環境營造出來的語彙,與社造中美感歷程的經營相衝突的,在政治經濟的影響之下,台灣的社區普遍呈現出速成、廉價的質感,關注的區域在於自家門前的範圍,缺少人與人、戶與戶、以及人地之間的關懷。而社區居民的動員是一項很重要的任務,對於土地的認同感以及共同的生活記憶是難以用某項特定空間或是建築來詮釋,再有了硬體設施的建造,如何注入活水讓社區保持生生不息的活力,是個可以思考的可能。

課堂討論:
1.社區中的美感歷程由誰來主導?先要思考定位的問題在地居民的意願及想法是否有共識,在地價值的定 義又是如何?以及意義的歸屬問題這些都是必須思考到的。
2.論文文章的理論問題:要了解ㄧ篇文章由立論基礎、架構、鋪成、連結到內容,觀念以及引用的學理之間清不清楚?有否矛盾?而聯結的恰不恰當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3.用大師的知識經驗做基礎,讓思考更細密。